请双击输入文字

  • 1
  • 2
  • 3
  • 4
  • 5



综合资讯
中华穆氏联谊会******届理事会族务工作报告
2018-10-15
来源:未知
点击数:  711        作者:未知
  • 各位宗亲代表:

      亲缘千里来相聚,我们在这里召开中华穆氏联谊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暨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我代表******届理事会,向大会作族务工作报告,请各位提出意见和建议。

    过去工作回顾

      2012年,中华穆氏联谊会在穆氏发源地河南商丘成立以来,理事会以党和国家的政策为导向,以传统文化为载体,以宗亲交流活动为平台,加强了族人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增进了感情,凝聚了智慧和力量,共谋家族事业发展。******次会议确定了理事会的主要任务是:编修《中华穆氏谱》,修建商丘穆公殿。修族谱、修宗祠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穆氏传承“和穆家风”的主要载体。六年来,理事会各位成员在各地分别展开了卓有成效的活动,做了大量艰苦扎实的工作,为传承穆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两个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编修族谱,进一步厘清穆氏家族的起源和发展史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家谱承载了国人的传统信仰、忠孝理念和行为规范,解决了我从哪里来?我是谁的哲学问题,它是记载一个家族的起源、繁衍、迁徙的历史文献,是国家正史的重要补充之一。由于穆氏族人散居各地,范围较广,过去各地修谱都是各自为阵,样本格式化,内容单一化,缺乏系统性。改革开放以来,在传承历史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大背景下,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各地联宗合谱进行探索和尝试,因为交通、通讯不畅,效果不尽人意。对此,成立了《中华穆氏谱》编委会,分地区成卷拉开了联宗合谱的序幕。

         通过几年的努力,修谱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在编修《中华穆氏谱·西南卷》中,西南穆氏始祖穆星天祖籍河南,修谱之始,西南穆氏联会委派5人组北上中原寻根,开启了为期9天的采访之旅,其间得到了河南南阳、周口、商丘、新乡等地宗亲的热情接待。河南自古战争频繁,今境内的族人都是明代以后从外地迁去的,原始的族史资料几乎没有。这次寻根之旅,在北京国家美术馆参加文化部为穆家善举办的焦墨画作品展,他们结识了全国各地的穆家人,在交流讨论中,大家一致认同要携手并肩,挖掘史料,联宗合谱,共同打造和提升中华穆氏文化,由此而形成的“中华穆氏首届联谊会”。编族谱撰中,编委会集思广益,制定修编方案。信息采集中,不少宗亲爬山涉水,风餐露宿,付出了大量的汗水和心血,于2014年,近百万字的《中华穆氏谱·西南卷》出版发行3800部,深受族人和社会的好评,由于数量满足不了族人需要,拟再版2000部。2016年10月,该谱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会牵头,河南省社科院指导举办的,中国好家谱晒谱会上荣获“最多收藏”特等奖。同期,云南滇西相继出版发行了《班老穆氏族谱》及《海转穆氏族谱》,湖北郧阳出版发行了《穆氏族谱》,山东出版发行了《东原穆氏族谱》,四川川西又出版发行了《穆氏家谱》,安徽出版发行了《穆氏族谱》,东北地区也在编修《大连穆氏家族史》,各地修谱工作正在进行中。

      二  加强联系,增大交流,促进发展

    ******次代表大会,开了中华穆氏大联合之先河,会议后,各地族人纷纷响应,分别建立了联络机构,族人与族人之间展开了广泛的交流活动,为了寻求合法化,西南穆氏联会在香港注册登记,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宗亲文化专委会,还颁发了贵州穆氏宗亲文化研究中心的函牌及印章,该中心开通了《穆家人网站》,各地建立了数百个穆字号微信群,四五百人的大群若干个。通过网络平台加强联系,为各地族人联宗合谱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华穆姓源头是春秋时期的宋穆公,穆公之穆是原始姓,汉代穆生家族形成的河南郡望穆氏已成历史,是中华穆氏的主流。北魏时期有过丘目陵氏改汉姓穆,至于后裔分布何地?目前还在网络讨论中。希望爱好研究家族文化的宗亲继续努力,在讨论中要尊循敬畏历史的原则,力求证据说理,切忌人身攻击。不成孰的******在家族内部讨论,不宜公开发表。根据各地家谱记载,目前有几条清晰的祖源线索:一是唐代穆星天从河南经江西鄱阳到播州(古四川辖地今贵州遵义);二是宋代穆灏楠从四川到介邑(今山西介休);三是明代从山西大槐树迁到各地;四是清代从山东迁东北,又从东北迁往其它地区;五是清代从西藏南下川西的族人,家谱记载是藏族穆。有存疑祖源的有:一是唐代穆宁是不是丘目陵汉化之穆,其后裔分布何处?二是明代云南滇西穆氏始祖是不是从南京迁去的?小云南是不是指云南?滇西迁到缅甸泰国等境外的穆家人有多少?三是回族穆在宁夏有多少?天津穆氏有多少是回民?四是满族穆氏分布在何处?五是河北清河那支穆家人是不是明末清初从南方迁去的?等等这些课题,各地宗亲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厘清这些脉络的路还很长。希望各地宗亲持之也恒。

    三、加强了文物古迹的保护和修缮

       经过数千年的历史变革,中华穆氏家族的文物古迹早已面目全非。今存在于河南商丘穆姓发源地的三陵台,是姓穆之前的祖陵,是宋、孔、戴、穆、钟等20多个姓共同的祖先,属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微子祠、三公殿是明代建筑,也属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商丘还有清代建筑穆氏四合院,也属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在******次代表大会上商定,要在三公殿旁修建穆公殿,商丘市雎阳区政府己同意在规划区内无偿划拨30亩地,因故,此项目被搁浅。在此情况下,西南穆氏争取到了贵州省桐梓县人民政府的认可,将明代建筑穆家寺列为全国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西南地区的宗亲众志成城,2013年抢救性修复了上殿,然后进行复原修缮规划,2017年10月经桐梓县相关部门评审通过,桐文广复(2017)17号批准,同意穆家寺复原修缮方案,已筹措现金近500万元,修复古建筑859平米为穆氏文化陈列馆,我们能在本家的文化场馆举办全国性的宗亲会议,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对全国族人给予了积大的鼓舞。据不完全统计,各地至今还保留有明清民国时期的宗祠,云南呈贡有明代国公殿,河南前绕有请代穆氏宗祠,广西合甫有清代穆氏宗祠,湖南湘西有清代穆氏宗祠;祖宗陵墓是家族历史的主要见证,保护和修缮是族人责无旁贷的义务,各地族人都在进行清理,西南穆氏找到了唐代穆星天的墓址,清理了桐梓境内的宋元祖墓,修缮了遵义、习水、大方的几座明墓,还发掘了明代“瓜瓞联芳”的墓志。

    四、弘扬 “和穆家风”,增强族人的自信心和内动力

      家风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家风正而民风正,家庭和而民族兴,民族团结而社会稳定,稳定的社会才有国家的昌盛和民族的富强,这是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把“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作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来论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为民间开展宗亲文化研究指明了方向。穆氏“和穆家风”形成于穆姓起源,至今有2700多年的历史。春秋时期宋国11代国君宋宣公传位于弟“子和”,子和三让而受之即宋穆公。穆公在位10年,施仁政,选贤能,关心黎民疾苦,惩治贪官污吏,全国出现了“丰衣足食,国泰民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太平景象,深得老百姓的拥戴。子和把亲生儿子安排到邻国去做事,把王位传给侄宋殇公,殇公为褒奖叔王的品德,追封他谥号为穆,史称宋穆公,穆公的支庶子孙就以穆为姓,这就是穆姓的由来,也是“和穆家风”形成的基本内涵。穆公“和”与’穆”二字与他高风亮节的有机组合形成的“和穆家风”,既是家风又是祖训,穆姓人遵祖训,尽忠报国,浩气长存。在弱肉强食的历史长河中,受战乱、温疫、饥荒的威胁,先人们始终相互包容,求同存异,族内不争,共谋发展,自强不息,延续了生命,传承了后人。在中国在几千年的皇权社会中,历代皇朝为争皇储,立太子,父子相争,弟兄残杀,多见不鲜,但穆姓祖先连王位都互相谦让,这样形成的家风是穆氏的文化品牌。因此,我们要大力宣传这个历史典故,不断深化提炼“和穆家风”的基本内涵,以祖先的高尚品德为荣,发扬勤奋学习、勇于开拓、爱家爱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在国家和社会需要时,要敢于担当,勇于奉献,为人类社会进步贡献应有的力量,四川合江县穆仁元,两救落水儿童的英雄事迹就是典范,他被四川省政府追认为烈士。

      五、传递正能量,弘扬人文精神

      为了广泛传播穆氏文化,提升穆氏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理事会广泛参加对外交流活动,几年间,分别参加了中国人口学人类学研究会指导下的贵阳、甘肃、盘州、河南、重庆等地举办的家文化系列活动,族人代表呈送的论文、族谱等作品,分别获得相应的奖项,《传承和穆家风》一文在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承办的中国第二届宗亲文化论坛获得优秀论文特等奖。参加这些活动,对提高穆氏的知名度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为了增强凝聚力和传播正能量,穆家人网站在穆字号微信群转发了微论文550多篇(条),主要传播家文化,潜移默化引导族人了解家史、热爱家族、求同存异、团结互助、共谋发展,为提升族人素质,树立家族形象,传承良好家风起到了较好作用,得到了族人的认同和社会的好评。去年,西南穆氏广泛开展“和穆家风·最美穆家人”评选表彰活动,通过族人提名和片区推荐,共评出 “孝星奖”、“模范丈夫奖”、为社会贡献奖,追认为家族作贡献的先人为“孝星楷模” 等184名,今年清明节在这里隆重举行表彰大会, 数千族人目睹了这一盛况,全面彰显了族人忠孝传家的时代风采,传递了健康向上的正能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许。

      各位宗亲代表,回顾理事会所取得的成效,我们深有感慨:一是有政策支撑。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通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大讨论,全党全民把精力集中到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硬” 的 工作中,从弘扬民族精神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建设良好家风到传递社会正能量等等,为宗亲文化活动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二是多方支持。修族谱和保护文化遗产得到了有关部门支持,得到了各地族人的积极参与,修复穆家寺只是一个缩影,全国各地数不胜数。

    各位代表,理事会取得的成绩是主要的,但也还存在诸多不足。一是管理松散型,完全靠理事会成员的无私奉献,组织和制度不健全,没有形成体系;二是部份族人对族务工作不关心,参与度不高,三是宗亲文化研究人才青黄不接,研究不够深入,有些族人听之认之无法判断真伪;四是穆家人网站稿源不足,网站影响力还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如此等等,有待今后进一步完善。

    今后工作建议

    今后的宗亲文化活动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使命,以传承“和穆家风”为己任,以保护修缮文物古迹为载体,广大族人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不断提升族人素质,做有益于振兴中华民族的事,为国家富强和社会发展作贡献。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传递 “和穆家风”正能量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处于新的时代,要以党和政府倡导下的想道德建设为指引,切实加强自身文化修养。一是加快《中华穆氏谱志》及《中华穆氏谱》的编修,理事会己在全国范围征集到百多部穆氏家谱、族谱,为编修《中华穆氏谱志》打下了基础;《中华穆氏族谱》要按照分地区成卷的要求,以《西南卷》为范本,修好《东南卷》、《东北卷》、《西北卷》。修谱工作各地区都有一定基础,都有人才储备,要求真务实地做好工作,争取早日完成。已成书的地区,要进一步补充完善,尽可能丰富内容和满足族人所需;二是编纂《穆氏文化系列丛书》弘扬“和穆家风”,通过书刊,介绍穆氏各行各业中的优秀人物,树立学习榜样,造就精英人才队伍;三是加强信息网络建设。继续办好穆家人网站,合理设置栏目,宣传好人好事,传播健康向上的好文章,传递正能量,杜绝发布涉及政治生活方面的信息。引导穆字号微信群不发布涉黄腐朽不健康的信息。

      二、注重文物古迹保护,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穆氏先人们在历史长河中有不少的辉煌成就,在物质和非物质方面都留有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我们要注重文物保护,发掘提炼其精神食粮,用其精华,孕育族人的智慧。各地区凡是有代表性的宗祠古墓线索,要及时组织考察,查明情况,提出保护措施,有代表性的要争取政府行文保护,适当开发利用,体现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

      三、条件具备修建穆公殿

      河南商丘是中华穆氏的发源地,那里有2700年前的祖宗墓,由微子墓、微子祠、宋戴公陵、宋武公陵、宋宣公陵及三公殿组成的三陵台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文物古迹是穆氏姓前文化的载体,这里数百亩景区,遗憾的是没有纪念宋穆公的建筑,辖地雎阳区政府己将穆公殿列入景区建设规划范围,视条件具备,要举全国穆姓之力,修建穆公殿,打造为中华穆氏文化家园。

      四、加强经济协作,为族中经济发展搭建平台

      文化是软实力,经济是基础,我们要加强联系,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各地要建立各种不同形势的经济合作实体,比如商会或集团公司等,联合更多的族人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信息互通,抱团发展。将穆氏家族事业发展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争取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快捷了解政府在倡导什么,我们要与时俱进做好什么。

      五、加强联谊会自身建设,协调做好各项工作

      一是完善组织网络建设。中华穆氏联谊会协调组建四个联会,即:东南穆氏联谊会、东北穆氏联谊会、西南穆氏联谊会、西北穆氏联谊会。东南地区为豫、沪、苏、浙、皖、闽、赣、鄂、湘、粤、琼和港澳台;西南地区为黔、渝、滇、川、桂及境外缅、泰、越;西北地区为晋、陕、甘、宁、青、新、藏。东北地区为鲁、京、津、冀、蒙、辽、吉、黑,以省(市)设穆氏联会,县(区)可视情况设联络组或联络员,做到有组织有网络,做事有人员;二是要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制度是执行计划的保证,中华穆氏联谊会及其联会,都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会议制度、族务制度、宣传制度、财务制度和奖评制度,激发和鼓励更多族人积极参与,服务族众,服务社会;三是增强内部团结。各联会是由穆氏精英组成,所有族人都是一家人,代表着五六十万穆家人的形象。要以“和穆家风”为引导,增强团结、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相互补台,成为务实高效和紧密团结的团体。

      各位宗亲代表:今后工作,没有硬任务,没有硬指标,没有专职人员,没有劳动报酬,只有无私奉献或责任担当,只有宗亲文化自信,只有孝敬祖宗和服务族人的信念或善举来完成历史使命。为此,我们要攻坚克难,发挥族人的聪明才慧,在一手抓家业发展的同时,一手抓家族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这是振兴穆氏的大事。希望各地宗亲代表,积极广泛宣传这次会议精神,动员所有宗亲,在人、财、物等各个方面尽其所能,为穆家事业发展争光添彩,为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而增砖添瓦!谢谢!( 穆宏楠 )

    2018104


版权所有:穆家人官方网站   网址:www.mujiaren.top    ICP备案/许可证号:黔ICP备15006541号  公安备案:贵公网安备 52030302000772号